民办高校后勤社会化后内部管理机制完善的意义国务院明确提出大力加速推进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学校后勤机制改革成为了当时改革的重点内容。后勤是高校人才培养、教学与科研、服务与保障及文化传承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本文通过民办高校后勤管理机制完善的意义、民办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后的内部机制的问题剖析、对现存问题提出了合理的对策,确保学校后勤企业在新的高等教育时代背景下长足发展。 (一)保证民办院校后勤服务机构依法经营 民办高校后勤从院校剥离成为独立的经营个体,需要完善的高校后勤管理机制,才能保证国家的各项政策、法规完整地在高校后勤服务机构贯彻执行,才能保证经营活动合法有序的进行,才能及时对各种不合法行为进行改正,达到机构预期的管理目标。 (二)保障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随着国家对民办高校发展的重视,各民办高校为提升大学市场竞争力,大力发展教学科研工作。民办高校后勤管理机制虽然从学校剥离,但主要还是服务于高职院校的教学,服务于高职院校的科研等工作。完善高校后勤内部管理机制可以更规范地为高职院校的教学与科研提供服务,保障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三)保证民办高校师生的日常生活 民办高校就像个小社会,师生的衣食住行以及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完善的高校后勤管理机制能保证师生有温馨的生活空间、明窗净几的学习环境、健康营养的美食和丰富多采的课后运动。 (四)保障高校后勤服务机构各项经营有序进行 高校后勤服务机构作为高校以外的独立公司,内部设立了各个部门,完善的内部管理机制可以加强后勤的财务核算,节约成本,可以为管理者的决策提供真实的依据,可以加强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工作衔接,提高工作效率,保证高校后勤服务各项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
文章分类:
行业聚焦
|
2022-03-07
2022-02-28
2022-02-28
2022-02-28
2022-02-28
2022-02-28
2022-02-28
2022-02-28
|